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辦,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黨中央、國務院在2019年2月18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指出,至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將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打造世界級城市群。中山大學作為國家批準的首批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現由廣州校區、珠海校區和深圳校區三個校區、五個校園組成。中山大學三校區五校園均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具有極大的創新空間和發展機遇。中山大學醫科的學科水平在國際居領先地位,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藥學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
中山大學藥學院是原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兩校合并后2002年6月成立的第一個學院,學院擁有一支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在內的學術思想活躍、開拓進取、團結合作、奮發有為的師資隊伍。2017年中山大學藥學學科躋身全國藥學“一流學科”的建設行列,中山大學藥學院正在朝著建設“更高、更強”的一流學科的目標奮力前行。大潮起珠江,共筑健康夢!為更好地服務于國家醫藥經濟發展,誠邀海內外各類優秀人才加盟!
相關學科
藥學一級學科下的所有二級學科,包括藥理學、生藥與天然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學、微生物與生物制藥、藥劑學、藥物化學等學科以及相關學科。
招聘崗位及申報條件
一、中山大學教授、副教授
取得國內外知名大學博士學位;具有重要國際學術影響的領軍人才或具有較高學術造詣的中青年杰出人才或具有較好發展潛力的青年學術骨干。
二、中山大學專職科研系列人員(特聘研究員、特聘副研究員)
1.海內外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具有講師、助理教授或相當職務及以上職位人員。
2.海內外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優秀博士后或博士畢業生。
3.年齡原則上不超過38周歲。
三、博士后研究人員
1.取得博士學位,品學兼優,身心健康,具備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較強的科研能力。
2.首次進站人員年齡一般在35歲以下,獲得博士學位原則上不超過三年。
崗位待遇
一、中山大學教授、副教授
按學校評議聘任的各個類型人才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及社會保險、醫療、假期等福利待遇,提供科研啟動經費支持,解決戶口和檔案,提供子女入學等服務保障。
二、中山大學專職科研系列人員(特聘研究員或特聘副研究員)
1.無教學任務,鼓勵聘期內以正高(特聘研究員)或者副高(特聘副研究員)身份申請各類基金項目。
2.納入團隊管理,共享學院現有學術研究團隊資源。
3.聘期內工作突出者,聘期結束后可申請續聘,也可在聘期內或者聘期結束前申請聘任中山大學副教授及以上教師崗位。
三、博士后
1.無教學任務,鼓勵進站后以“特聘研究員”或“特聘副研究員”身份申請各類科研項目和博士后項目。
2.納入團隊管理,共享學院現有學術研究團隊資源。
3.進站后納入學校事業編制;進站后解決檔案、戶口問題;進站后可租住中山大學博士后公寓;在站期間子女入托、入學享受學校事業編制教職工同等待遇。
4.業績成果突出的博士后研究人員,可出站前申請聘任副教授及以上教師崗位,也可在出站前提出申請特聘研究員或特聘副研究員崗位并在一次年度考核合格后符合條件即可申報副教授及以上教師崗位。
5.在站期限2年或3年,由個人與合作導師協商確定,并在合同中予以明確。
藥學院簡介
中山大學藥學院是原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兩校合并后2002年6月成立的第一個學院,學院擁有一支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特聘教授等在內的學術思想活躍、開拓進取、團結合作、奮發有為的師資隊伍。
藥學院成立以來,共承擔國家省部級縱向科研項目750余項,承接橫向課題700余項。全院累計到位經費高達6億余元;發表學術論文230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300余篇;獲得授權專利200余項。
藥學院現為國家藥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和博士后流動站,擁有國家二級重點學科“藥理學”及廣東省“藥學”一級重點學科,擁有2個國家級平臺基地,9個省部級、中心實驗室。
2017年中山大學藥學學科躋身全國藥學“一流學科”的建設行列,中山大學藥學院正在朝著建設“更高、更強”的一流學科的目標奮力前行,誠邀海內外各類優秀人才加盟!
招聘流程
一、應聘中山大學教授和副教授者請提交個人學術簡歷(注明應聘崗位,并標注出5篇代表性論文,含影響因子及中科院分區,及來校工作計劃)至學院聯系人郵箱lixiuh@mail.sysu.edu.cn。
二、有意應聘專職科研系列人員和博士后者,請直接與教授聯系,教授簡況表見下面二維碼。先將個人簡歷(含學習、工作經歷,主要科研成果清單、研究興趣)發送至教授郵箱或學院聯系人郵箱lixiuh@mail.sysu.edu.cn。
三、經與學院聯系并確認引進需求情況后,填寫相應表格。
本招聘信息常年有效,應聘者可隨時申報。了解更多詳情,請登錄學院網站//sps.sysu.edu.cn,瀏覽“人才招聘”一欄,或關注“中山大學藥學院”微信號公眾平臺。
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中國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學城外環東路132號中山大學藥學院110辦公室(郵編:510006)
聯系人:李老師
聯系電話:+86-20-39943110
電子信箱:lixiuh@mail.sysu.edu.cn
微信:leeflower78(也可掃描如下二維碼)
